当前位置:等君归>历史军事>北宋大法官>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展拳脚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展拳脚(1 / 4)

去TMD信仰和爱好。 在这一期新闻报发布不久,东京十八社中的六社,就立刻转向足球联赛。 有一说一。 这六社在蹴鞠比赛中,其实常年垫底,看不到出头之日。 因为这蹴鞠比赛是纯技巧运动,天赋要求极高,但也非常单一,在比赛中,运气成分占比是很低的,导致齐云社是常年垄断第一。 不像足球那样,有极大爆冷的几率,而对于天赋的要求,也是比较广泛的,跑得快、灵活、脚下功夫,这些天赋都可以在足球场上发光发热。 受众是要大得多。 而且话说回来,陪太子读书,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但是这常年垫底的六社,每年所得利润,是非常有限的,近乎于施舍。 而不像足球联赛,即便是垫底,也能够拿到丰厚的利润。 首先,联赛会根据你的名次,拿出部分钱给你补贴,其次,你每踢一场比赛,输了也能拿走百分之二十门票钱,赢者拿百分之五十,剩余三十上交联赛。 补贴不少,但赢了更多。 就还是要激励他们变强。 然而,除这六社之外,还有很多蹴鞠社也在考虑转型。 毕竟宋朝是商业社会,蹴鞠社背后也是有老板的,人家也是为了赚钱,如今看来,显然是足球那边奖励更丰厚。 他们唯一犹豫的原因,也仅仅在于,蹴鞠比赛存在许久,比较稳定,足球比赛才只比过一场,究竟能否长久下去,这是个问题。 但这令蹴鞠社联盟,感到极大的恐慌。 蹴鞠社是可以转型的,但是他们是转不了了,要是蹴鞠社都转去足球联赛,那他们就彻底完了呀! 但是这些人可也不是傻子,蹴鞠社每年的奖金,可都是依靠他们的去拉的。 他们主动散播蹴鞠要完,以及张斐阴谋消灭蹴鞠的言论。 不得不说,这一招非常好使,此番言论立刻引发了广大的争论,毕竟这蹴鞠可是北宋第一运动。 而且,广大的士大夫群体,充斥着大量的蹴鞠爱好者,让他们去踢足球,不死也得残废,关键对方又是张三。 虽然如今革新派和保守派在争夺张三。 但那只是限于政治争斗,并不代表阶级问题和商业竞争。 于是许多士大夫纷纷表示筹资支助蹴鞠联盟。 这使得许多蹴鞠社又改变主意,毕竟玩蹴鞠这么多年,这里是舒适区,跑到足球那边去,充满着不确定性。 张斐对此没有任何回应,他认为这不需要回应,他也没有想过消灭蹴鞠,关键还是在于观众喜欢看什么比赛。 而且他目前要忙的事实在是太多了,足球联赛都还得往后稍稍。 今日张斐与大宋慈善基金的主要捐赠人来到外城城西的活字作坊。 “这么大!” “这里看着像似一个庄园,不像似作坊。” “这么大的作坊,可还真是第一回见。” “三郎,你这作坊到底有多大?” ...... 张斐笑道:“也不是很大,占地才五亩,共有十个大院,七座炉灶。” 这古代的作坊,都是基于家庭模式,也就是一个个院子,哪怕是商业作坊,还是维持着家庭的生产模式,正版书铺就是如此,张斐对此并没有做到什么改变,非得去弄一个大厂房,因为这里面涉及到许多卫生、火情隐患的问题。 就还是以院子为单位,来划分生产区域。 其实这作坊都不是他来设计的,而是白班和洪中两位老师傅根据活字的制作模式设计的。 此时已经开始营业。 关键活字制作作坊,真的是筹备很久很久了。 樊颙问道:“租金多少?” 张斐直接看向陈懋迁。 陈懋迁道:“每月二十贯。” “这倒是不贵啊!” “是呀!这里虽然比较偏僻,但到底这块地不小。真是值!” “这里本是一个仓库,后来这户人家将仓库搬去城外,故而给腾了出来,要建房子出租的话,这周边的房价最高也就在一贯钱作用,这建房还得需要不小的成本,索性就一块租给我们。” “这房子都是咱们建的?” “多半是的,也有些房屋仓库改出来的。” “咱们花了钱,到时这地主收回去,可如何是好?” “这你们放心,十年之内,他若收回,必须补贴咱们建房的费用。” 陈懋迁说着,又指向张斐道:“这个条件是三郎定得。” 张斐呵呵笑道:“十年之内要还赚不回这点钱,那这买卖做着也没有意思。” 木材商人周延道:“咱们需要这么大的作坊吗?这活字能赚这么多钱吗?”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,对此表示怀疑。 张斐笑道:“最近三日我们就已经收到约莫两千贯的订单。” “......?” “多...多少?” “差不多两千贯。” 大家是你望着我,我望着他。 似乎有些怀疑人生。 那纸铺商人黄灿道:“各位有所不知,咱这活字作坊开门营业的第一天,官府那边就已经收到五十家报铺的申请。其中有二十一家已经批准了下来。” “怎么一下冒出这么多来?” “其实许多人早就想印报,就一直在等这个活字作坊。” “听说这些报铺的东主,多半还都是咱东京的士大夫。” ...... 如今这报纸的威力,大家都是深有体会,而且他们也都明白,未来谁控制报纸,谁就将控制舆论,而舆论是士大夫非常看重的。 虽然正版书铺是来者不拒,只要你们愿意花钱,你骂张斐都行。 但是几乎人人都有一个共识,就是绝不能让正版书铺去垄断报纸。 今日他可以答应,明日他也可以不答应啊! 然而,他们就只是想印报,可不想再找一批工匠来凋刻活字,这是很不划算的,因为凋刻完后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