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等君归>历史军事>武布中华> 第1536章两份议案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536章两份议案(1 / 2)

南京皇宫内,高欢看着国安司送来的消息,心情颇为沉重。

同时,他对于公民党的执政,也越来越不满。

高欢的确是想利用公民党,来对朝廷和社会进行改良,希望他们能够解决,官办工坊效率低下,以及贪污受贿,人员臃肿的问题。

高欢希望他们能够发展经济,改善民生,可现在看来,公民党做的并不好。

另外,面对商人的压迫,民间居然没有多大反对声,也让高欢比较失望。

高欢可能是有史以来,思想最为怪异的皇帝,他居然希望那些被欺负的工人和底层百姓,能够起来对抗商人,以及执政的公民党政府。

现在高欢已经四十多,他有点担心,在他走后,他的子民会被那些资本家愚弄,担心以后没有人为他们说话,担心他们成为牛马。

高欢知道 时代在发展 以后国家的治理,绝对不能只依靠,有一位英明的君主。

高欢无法保证自己的后代,都向他一样心系百姓 所以他需要用剩下的时间 建立一个限制君主权力的情况下,能够正常运转 并且代表百姓利益的政府。

高欢观察了许久 豫州勋戚,公民党 他都不满意 他们都是代表少数人利益的政治集团。

这时高欢正看着情报沉思,外面侍卫忽然道:“陛下,黄议政求见。”

高欢闻语,收回思绪 将手里情报收起来 然后沉声道:“让他进来吧。”

不多时 黄宗羲满面红光的进来 行礼道:“陛下!”

高欢露出微笑 “爱卿今天有何事啊?”

黄宗羲笑道:“臣今天过来 是向陛下汇报一件事情!”

“哦?”高欢示意他坐下 “朕正好也有件事情要找你!你先说吧!”

黄宗羲拿出一份文件 放在高欢的面前 “陛下,马上就到年底 各地代表,都有新的提案上来。这是浙江代表的一份提案 是关于废除劳工法的,还请陛下过目!”

高欢已经年过四十 剩下的时间估计不多了,他需要建立一套成熟且稳定的制度 确定国体。

一套制度不是一撮而就的 肯定需要时间的检验,需要修修补补,逐渐把它完善。

因此这件事情,高欢必须提前做 然后看着他运行一二十年,不能等临死前 匆匆去进行制度改变。

高欢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文主义的觉醒,绝对君主制肯定要被淘汰,所以他早就开始探索出路。

现在按着高欢自己颁布的圣旨,以及中华联盟的法律规定,高欢作为皇帝,为三军统帅,拥有向外敌宣战的权利 有废除和批准法律生效的权利 有解散议政院的权利。

高欢已经不插手议政院的政务,不再直接处理国家的军政大事 而是只掌控军队,以及制定法律的权利,然后用法来约束政府的运转。

公民党政府想要制定什么法律 或者废除什么法律,都需要高欢批准。

高欢接过来,看了看资料,脸上波澜不惊,看不出来喜怒。

黄宗羲低声解释道“陛下,官办工坊竞争力低下,很大原因,就是被这部法律约束了。现在不少商人都反应,工人的待遇应该市场化,朝廷直接规定,会影响民办公司的竞争能力,拖累经济发展!”

高欢将材料合起来,抬头看向黄宗羲 想要知道他是真的这么认为 还是拿了别人的好处。

这是一个他倒底是蠢 还是坏的问题。

高欢看着一脸期待的黄宗羲 沉声说道“这个先放在朕这里,朕在研究研究!”

黄宗羲闻语有些失望,他当政以来,所提出的议案,修改法律条款,皇帝几乎都允许,从来没有反对过,甚至鼓励他大胆去改革。

今天皇帝却压下议案,没有直接表态,让黄宗羲有些意外。

这时高欢从桌子上,拿出一份草案,微笑道“爱卿也看看这个议案!”

黄宗羲接过来,打开一看,立刻就皱起眉头。

这是一份,教育改革方案,主要内容是在各省建立大学,并规定没所大学,录取本省和外省学生的比例。

明代太祖时,为了防止南北分裂,开创性的开设南北榜,而这份改革方案,就是进一步细分。

现在天下的教育资源,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,朝廷这些年新增的官员,也主要出自江浙。

这样下去,朝中充斥江南人,便会使得朝廷,变成一个区域性政府,被一地人操控,影响全部的团结和统一。

这个改革方案的目的,就是为了平衡,确保其他省份的人才,也能够出来,防止江南一家独大。

“这个方案是王夫之所写,朕觉得很好!”高欢看着黄宗羲,“爱卿觉得如何?”

黄宗羲手微微颤抖,他只看了个大概,便大受震撼,内心瞬间提前警惕,这个改革对公民党而言,可以说是釜底抽薪。

明朝分南北榜后,保证了科举录取,不再全都是南方人,每次科举中榜的南方人和北方人数目一样。

这个改革则进一步细分,把名额落到没个省,也就是说,以后浙江录取的学生,同湖广一样多。

公民党是一个地域色彩很浓,非常依靠浙江和直隶两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