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等君归>历史军事>悍明> 第四百四十七章 迷惑的多尔衮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四百四十七章 迷惑的多尔衮(1 / 3)

村子中间,宽阔的打谷场既是农忙收割脱粒的地方,也是农闲百姓聚会的场所。二百多名村民战战兢兢的围在了打谷场的周围,在他们的身边,上百个手持火铳的士兵,雪亮的三棱刺高高对着天空,闪烁着不寒而栗的光。
这些兵更是英挺高大,一个个健壮如牛,比起村里骨瘦如柴的年轻人,毫不用怀疑,一个至少能打十个!
“乡亲们,这几年你们落到了鞑子手里,都受苦了!如今安国军打过来了,你们离着好日子不远了。辽王殿下这些年行新政,均田地,励工商,以后你们都能吃饱饭,孩子们也能上学读书!”
李来亨兴冲冲的说着,可是下面的百姓神情木然,根本不为所动。李来亨挠了挠头,看来他是没有鼓动人心的天赋了。
“我也不废话了,在过好日子之前,大家还要闯过一关,鞑子随时会南下,我们现在要把你们都迁到邯郸去,保护起来。粮食物资一律带走,房屋烧毁,水井填死,桥梁道路也不能放过。你们都听明白没有?”
一个老农嘴角抽搐了一下,想要说什么,但是又咽了回去。
李来亨一摆手,顿时士兵们跟在了农民的身后,冲向了房屋,将东西搬出来,就准备一把火烧毁。
老百姓的破家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,最多的就是粮食,再有牛马牲畜,搬运起来并不麻烦。转眼一半的人家都搬了出来。不过等到了村子东边的一家,却出现了一点麻烦。
一个老妇人手里抱着坛子,她的儿子拿着火把,媳妇带着两个孩子,紧紧的站在他们后面,眼中泪水噼里啪啦的落下来。
“这是老太太的家,就算是死,老太太也不搬走,你们有本事进来,老太太就一把火烧了房子!”
说着举起了坛子,重重的摔在了地上,油流了一地。
看着她这个样子,士兵们都不敢动手了,只能让人去通报李来亨。
此时的李来亨正找来了村子里年纪最大的老农,将一沓子票子送到了他的手里。
“军爷,这,这是什么东西啊?”
“老先生,刚刚忘了一件事,这次执行坚壁清野的任务,要让大家抛弃家园,另外田里没来得及收割的庄稼也要焚烧了。百姓们损失太大,我们要予以补偿!”
老农听到了补偿两个字,眼睛瞪得溜圆,他哪里敢相信这是真的,急忙摆手说:“军爷,我们愿意啊,我们愿意。只要人平平安安,这年头还有什么奢求啊!”
老农侧过头,眼圈发红,浊泪滚落下来,他说的正是心中所想,这些年军队来来回回,过一次遭一次灾,天底下哪有说理的地方啊!
“老先生,实不相瞒,我原本也出身流寇,知道你想的是什么。可是我告诉你,你想错了,安国军和以往的军队不一样,这是辽王殿下亲自制定的规矩。”
李来亨拿起来一张军用券,对着老农说道:“看到没有,这上面有金额,有军队的印章,还有编号。拿到了河南的银行票号,见票即兑,和银票没有差别!一栋房子补偿十两,一亩地三两,你们的粮食按照三两一担收购。”
老农把眼珠瞪得溜圆,惊骇的问道:“军爷,此话当真?”
“那是自然,安国军办事从来不会让老百姓吃亏!”
“多谢军爷,老汉代表所有乡亲,给您磕头了!”
老农慌忙跪在了地上,痛哭流涕,他见过了明朝的军队,碰到过流寇,又被鞑子统治,自以为什么都见过了,什么都看透了,可是他没有想到,竟然真有能为了他们想的部队!
从地上爬起来,老农抓着军用券的手不断的颤抖,青筋蹦起老高。
“军爷,老汉这就去告诉乡亲们,把军用券发下去!”
“七爷,不好了,洪婆婆要烧了房子,您快去看看吧!”
老农一听,顿时气哼哼的说道:“真是头发长见识短,老汉这就过去!”
虽然年纪大了,可是七爷手脚一点不慢,转眼到了事发地点,看到院子周围正好为了一群人,他立刻分开人群,走了进去。
这时候洪婆婆正好抱着儿子媳妇痛哭流涕,指天骂地。
“天杀的安国军,怎么不来个霹雳,把你们都杀了!鞑子还不抢老身的房子呢,你们怎么比鞑子还凶残,你们都是人吗!”
“洪家侄媳,你在说什么?”
洪婆婆一听这声音,急忙抬头,正好看到了怒气冲冲的七爷。
“七爷,你活了这么大岁数,什么时候也给人家当狗了?是不是想劝我们把房子给安国军,休想!老身就要死在这里,让所有人都看看!”
七爷被这几句话气得怒气填胸,老脸都涨红了。
“老汉这辈子堂堂正正,从来不做昧良心的事。洪家侄媳,你也不用寻死觅活的,人家是要坚壁清野,什么都烧了,你想提前做,到省得麻烦!”
洪婆子听到这话,先是一愣,然后放声大哭:“好你个洪老头,就算是死,变成了厉鬼也不会放过你!那些安国军给了你什么好处,乡亲们都看着,这个老货八成是把咱们都卖了!”
四周围拢的百姓也都窃窃私语,说实话他们虽然暂时服从了命令,可是谁愿意随便放弃了家园啊,大家把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