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等君归>其他类型>致命武库> 第491章 坐忘通幽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91章 坐忘通幽(1 / 4)

第491章 坐忘通幽

叮叮咚咚。

绕亭的水流撞击青石板,没过石板的声响,清脆悦耳。

大半个时辰之后,一袭青衫的林动看完竹筒,又思忖了片刻,一仰头道:“这事儿倒也简单。”

不过,再抬头时,亭子里早已没有了黄龙士的身影。

黄龙士交代的事情,或者说布置的上任考验并不复杂。

与学院中一个叫王仙儿的学子有一定干系。

王仙儿有一位朋友,是开封府治下乐平县云林寺的和尚。

近日这名僧人被抓进了大狱,判了死刑。

王仙儿想请书院先生审死,出手把朋友救出来,因为其笃定那僧人是无辜的。

竹筒卷宗上记载的就是僧人的生平。

可惜没被选上孝廉。

不过,郡王并未怪罪,反倒是开解了一番,并赏赐了不少金银。

“香粽年年祭屈原,斋僧今日结良缘。”

谁知陈和尚却说自己莫名害了心病来不得?

这下审都不用审理,郡王直接命开封府尹把和尚打入了死牢。

那府上管家又报说陈行者竟在端午时节,于庙中新题了一首菩萨蛮。

“五行偏我遭时蹇,欲向星家问短长。”

偏偏在此时节。

不说也罢,这一说,不就坐实了此事儿。

郡王听罢大笑,一连说了三个妙字,干脆利落地唤出府邸上歌姬,一個叫做荷娘的女子,跳舞助乐。

这脸往哪儿搁?

再一联想到陈行者的反常,郡王就打算差人把和尚拷来。

只因那荷娘低眉眼慢,胸大腹高,这不是妥妥身孕之相。

“去年共饮葛蒲酒,今年却向僧房守。好事更多磨,教人没奈何。主人恩义重,知我心头痛。待要赏新荷,争知疾愈么?”

郡王心中思忖,肉烂在锅里那倒也无妨,可你要是先我一筷子夹起?

当然,这些只是初步的印象,具体如何,林动打算与王仙儿碰一面再说。

那郡王一看诗中隐隐有怨怼之意,就差人来询问,最终找到陈和尚头上。

因为有几分诗才,也引得当朝权贵的注意。

御医也是个直肠,说没瞧出陈行者有什么病来,坦白了直说这人没病。

其家中一无关系,二也没甚钱财,后来就投奔了云林寺的铁牛长老,出家做了行者。

待时机到了今年的端午,郡王又把那和尚唤来作诗。

既然有原告,也有被告,那可得听听原告,被告怎么说?

卷宗上可没有半个与那个荷娘相关的字样,也没有陈行者认罪说明,只是一味强调郡王的论断。

……

其麾下的学子,再孬又孬得到哪儿去?

这不事端,就来了?

但粗窥黄龙士,观人观骨观风貌,板板正正,不像是奸佞之人。

“满堂供尽知多少,生死工夫哪个先?”

林动脑袋里也不是一点线索也无。

……

郡王心里起疑,却摁住此事儿不表,暗地里叫人打听……待端午过后的中秋,郡王与往年一样,听曲儿赏月,结果这就出事儿了。

怎么滴?

堂堂王室宗亲竟戴绿帽?

和尚俗家姓陈,名义,读过书,十里八乡的童子郎,颇有学识。

问题就出在这里。

郡王一听急了,连忙唤御医去治。

这是为何?

可黄龙士既然把这事儿单独拎出来说,想必没那样简单。

第二就是王仙儿这头,林动才来此地,对于五龙书院的学风,氛围也不甚清楚。

从卷宗记载来看,不管怎么算,这事儿都像是这个陈和尚做的。

两人也算是结交了一场。

豪门向来是非多,更何况皇亲贵胄?

去岁端午,郡王命和尚作诗,和尚兴致也高,想着未必没机会复出官场,就耗费大力气作了一首诗词来。

一日金国七郡王入寺烧香,众僧鸣钟擂鼓,无意间窥见院壁上题诗。

“齐国曾生一孟尝,晋朝镇恶又高强。”

“怎么样,有没有线索?”

李显鬼祟祟的,从汲水亭外的竹林绕了一圈回来。

“你来得正好,带我去精舍寻个房间,要有地火,温泉。”

林动半点不客气,直把书院当自己家了,对于李显的问题,他则是干脆利落无视掉了。

“啊?”

李显有几分惊讶。

“你不去帮着府尹那边帮着断案?”

他没忍住问了出来,话一出口,就望见林动那似笑非笑的神情,心下立即又有两分尴尬。

“你怎么知道卷宗里的内容?”

林动挑了挑眉问道。

“最近开封就这么一件大事儿,瞎子也能猜出来。”

李显以手敲了敲额头,声音一顿,随即又说:“你不急也是对的,真要判死的话,那和尚早见佛祖了。”

“行了,别扯这些无用的,先带我去认认路,舟车劳顿,我得洗漱一番。另外钟隐兄(李显的字),劳烦您帮我把王仙儿找来,问问情况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