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等君归>女生耽美>食色记> 鲜鱼面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鲜鱼面(1 / 2)

对于探花郎的侄子,穆敬靖自然是尤为上心,他已经上下打好招呼,希望穆绍庭初入官场,便能左右逢源,仕途平顺。

然而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,穆绍庭向吏部报到后,见到有大理寺在招刑名进士,他想都没想就报了名,空费了穆敬靖一腔热情。

探花郎弃翰林院大好前程不顾,去了大理寺学审案子,一时间,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。

吏部侍郎沈白石一脚踏进榆林巷的宅邸,夸张大呼:“今天倒是出了件我朝开国以来头号新鲜事。”

接过丈夫递来的官帽笏板,沈夫人忙问:“怎么了,老爷,莫非皇上要亲政了。”

“呀,夫人啊,这事可不能议论。”沈白石眉头一皱,沈夫人立刻知趣不语。

沈紫阳神不知鬼不觉地凑过来,幽幽插了句:“不就是探花郎放着翰林院不去,去了大理寺吗,这有什么稀奇的,也值得您说出口。”

沈白石一脸不可思议地盯着女儿道:“这不算新鲜?亏你还在刑部供职,什么都不懂嘛。不过也难怪,你一个小仵作,能懂啥。”

“沈白石,你瞧不起人!”沈紫阳黄白的皮肤瞬间变得青紫,举起拳头就要示威,亏得沈夫人一旁拉住。

沈紫阳眼珠一转,冷哼道:“此前谁探花郎长探花郎短的,还痴望着人家进入吏部呢,我看啊,这人就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,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鸡鸣狗盗的办法侥幸过关,肚中没有一滴墨水,待在翰林院早晚要露馅,也算是这草包有几分自知之明。”

“你,放肆。”沈白石作势要打,沈紫阳早就一溜烟窜走了。

看着女儿的背影,沈白石夫妇不约而同摇摇头。

宋国大理寺位于城北拱辰门外,出了城门,一条长堤直通被称为贯城的街坊。

贯城内东为大理寺,中为刑部,西为都察院。

三法司掌管天下刑名,平日是飞鸟都不敢飞过的僻静去处。

初来乍到的穆绍庭一入贯城,心中惊呼这个地方来对了。

昨日晚间,叔叔穆敬靖一脸严肃问他到底是哪根筋不对,到底是怎么想的。

穆绍庭半晌无言,他只想做个太平官,如果做不了太平官,那就做个技术官,靠技术吃饭,不靠应酬和对、诗书文章。

在青螺山,他读了五遍《大宋国律法》,觉得这东西简单,只要把各条律例记住,临到用时,“按图索骥”便好,完全就不用像做文章一样,搜索枯肠。

因此,头天吏部报到,见一个干瘦老头在跟吏部尚书掰扯给多少个刑名进士的名额,他想都没想就报了名,把在场的官员惊得下巴脱臼。

这个干瘦的老头此刻正站在自己面前——大理寺左少卿李守愚。

六十好几的李守愚眼见着快要致仕,突然得了这么一个青年才俊,自然是满眼喜色,下定决心要好好培养一番。

李守愚热烈的眼神让穆绍庭有些尴尬,这眼神太像是自己的母亲,另外他看出了李守愚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希冀,可他这人最怕别人将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。

“绍庭啊,我们大理寺上上下下共计五十八人,当然有正经编制的十五人,别看衙门不大,但权力可不小。虽说我们品级不如刑部以及都察院高,人家是正二品建制,咱是正三品,可天下案件,刑部审明,送都察院参核,再送我们大理寺平允,这么说,你大概知道大理寺在当今官家心目中的位置了吧。”

目测,这个一板一眼的老头看似温和好说话,但比起王好古,不算好对付之人。

见穆绍庭没说话,李守愚笑呵呵摆手道:“年轻人,莫急莫急,严大人说明日要见见你,今年我们招了五名刑名进士,这些年,年年名额都能招满,这也证明大理寺在天下举子心中的位置!”

大概跟自己一样,怕做文章,所以待在这偏远衙门混混日子罢了,穆绍庭心想。

李守愚还要说下去,却见门口闪过一道紫影,一个女子干净利落大步走了进来,上前便问:“李大人,可曾见到严大人。”

穆绍庭见这女子,年岁不大,资格倒老,面对大理寺二把手,好像是跟邻家老头搭话一般,来头不小。

“今日严大人休沐,明日他自会寻你。紫阳,给你介绍一下,这是我们大理寺今年新来的刑名进士,穆绍庭。绍庭,这位是名贯京城的刑部仵作监沈仵作,很多大案要案,若非她从旁协助,那都会是无头冤案啊。”

仵作,女仵作,穆绍庭心中一惊,这京城,果然是啥逸闻轶事都有。

沈紫阳抱胸上下打量穆绍庭:“久仰久仰,探花郎大人。”

穆绍庭作揖道:“往后多劳仵作大人襄助,在下先谢了。”

“别别别,别指望我,我只是干好分内事而已。”沈紫阳撇嘴后退,随即也不再搭理穆绍庭,对着李守愚大倒苦水。

“李大人,那个连杀十人的采花贼还是没抓到,隔不了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