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等君归>女生耽美>惭愧惭愧,小爷天生富贵> 第725章 意在沛公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25章 意在沛公(1 / 2)

天下杠精共一石,监察台独占八斗,说的就是这群操蛋玩意。

之前韩佑在京中的时候很困惑,监察台这个机构到底有什么存在的意义?

六部九寺各衙署都有特定的工作,各司其职,唯独监察台,和政令无关,和军伍无关,和民生无关,和钱粮无关,就和一件事有关,喷人。

其他衙署喷人都是讲真凭实据的,监察使纯粹是为了喷而喷,哎呀我听说什么了,哎呀我可能听说什么了,哎呀我就算没有听说什么,哎呀我必须喷你,咱们抛开事实不谈,我喷你,你就没有错吗?

纯扛,开朝了,君臣要的是建议,他们能蹦出来给出一大堆意见。

断章取义,张三和李四互殴,李四老婆劝架,到他们嘴里就是张三伙同李四的老婆合伙打李四。

耳朵塞驴毛,和他说被包养了就不要谈什么独立人格,他们能听成被包养去格力。

就监察台这群监察使,可以说是鼻顶豆,舌分肉,左手画九,右手画六,口含明珠进退自如,该舔的时候往死里舔,该杠的时候往死里怼,大事、小事,有事、没事,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跳出来。

之前韩佑就看这群人很不爽,间接或直接交手了两次,监察台接连落败最后也就偃旗息鼓了。

殊不知这群监察使心眼儿最小,还特别能忍,之前在韩佑手里吃了好几次亏岂会真的就此揭过。

监察台说了算的有三个人,从后往前数,右使、左使、以及正使,也就是老三老二老大了,佟浩然就是正使一把手。

佟浩然鲜少出手,一个是岁数大了,到了黄土都埋天灵盖的年纪了,再一个是也算是朝堂大佬,不值当的为小事冒头。

还有一个主要原因,到了这个级别轻易不出手,出手必须拿捏,要是拿捏不了装B不成反被日的话,轻则沦为笑柄,重则仕途到头,这种级别可不是小打小闹。

就和之前一些监察使想搞韩佑似的,不是说搞不了就哈哈一笑各回各家各找各妈,而是赌上了仕途和官位,地位越高越是如此。

真要算起来,佟浩然不是和韩佑有仇,而是和韩府有仇。

当初韩百韧夺宫时,踹别人都是踹胸或者踹肚子,唯独对佟浩然有了特殊待遇,听说这老登是监察台正使后,老韩就照嘴踹,踹了好几脚。

看的出来,老韩也烦嘴炮。

后来天子登基,佟浩然总想报那三脚之仇,又摸不准韩百韧到底是不是从龙之臣,不敢贸然出手,之后韩佑出道大杀四方,这老登就一直隐忍不发。

现在韩佑离京了,佟浩然岂会再隐忍下去,要是不将场子找回来,退休后入土都难安。

其实就当年韩百韧夺宫的时候吧,打了很多人,那时候老韩说弄死谁就能弄死谁,而且大家都挨揍了,当时就没人多想什么。

到了后来就这群所谓的大人物们,不知多少人晚上睡着睡着突然和诈尸似的醒了,一拍大腿那叫一个恨啊,越回忆起怎么挨揍的越生气,越闹心,越后悔当时怎么没拼了,佟浩然就是其中之一。

“陛下,臣非是对新律有异议,而是对…”

出班的佟浩然没有自称老臣,而是称臣,由此也可以看出来这老登挺不服老的。

人家自称老臣或多或少带点炫耀资历的意思,他不的,他就觉得“老”字不好听。

“为何这新律听起来如此古怪。”

望向陈永志,佟浩然没有马上亮出獠牙,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。

“陈大人,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,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,百姓上工,商贾雇工,百姓入府做差,府邸招工事也,南门立木本是信之一字,信,本是五常之一,为何要写在律令之中,难道我大周已是礼乐崩坏,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皆要立于政令之中不成?”

不等陈永志开口,佟浩然看向天子,音量抬高:“臣是监察使,不通律法,可臣是文人,知历朝历代律法政令不知凡几,臣心生惑也,律法政令今何在,皆不在,在的是三纲,是五常,是君子之道,这些在于人心,臣以为与其书写政令律法,不如教化四海,新律书写于律令之中,却不如写在人心之中,倘若事事纳于文字,如何传承千年,如何创万世基业。”

不少文臣暗暗点头,公允来讲,这话也不错。

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,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也不可能犯罪,意思是朝廷光用律法要求治标不治本,要治本还得是提高全国朝百姓素质与修养水平,大家素质都上去了,都变成道德高尚之辈,哪怕什么律法都没有也不会出事。

有一说一,这话就等于是理想派,不考虑现实。

龙椅上的天子面无表情,无人知道老八心里在想着什么。

这话真没法反驳,总不能说全国朝老百姓素质不咋地吧,现在说,俩时辰之后传遍京中,俩月内传遍国朝,然后全国老百姓骂老八,什么特么狗皇帝,你素质才差,你全家素质都差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