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等君归>都市言情>女主一心搞钱[八零]> 第226章 第 226 章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26章 第 226 章(1 / 3)

程澜和电话里的小叔道‘再见’, 出去客厅看比赛了。

这一次女排姑娘们屡战屡胜,又一次掀起了全民体育热潮。

也算是为84年的奥运会预热了。

林师长和林墨已经在沙发上就坐了,程澜也坐了过去。

比赛的时候女排的姑娘们表现得十分得顽强, 敢打敢拼。

孙晋芳、郎平等队员的表现十分的耀眼。

最后, 这一场也胜了。

林师长很高兴,“再胜一场, 我们的女排姑娘就要夺冠了!”

程澜也很是高兴,这是一件很增强民族自信心的事。

而且女排姑娘的拼搏精神也很感染正备战高考的她。

虽然之前因为女排的比赛, 她录像厅放录像的生意都流失了不少。

甚至轮到女排比赛的时候, 基本就没生意了。

但这是值得的。

朱航为此还去接通了看电视的线路,录像厅里也放起了女排比赛的实况。

之前都是只放录像的。

如今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视。

他让人骑着自行车在周边用高音喇叭一宣传, 没电视或者没地方看电视的人到了时间就跑来录像厅看女排比赛了。

依然是按录像的时段收费,一时间生意又红火了起来。

毕竟录像厅的电视大啊,还是彩色的。

11月16号,是决赛日。

程澜把楚老师的补课都停了一晚,她直接上录像厅去看决赛了。

楚老师推推鼻梁上的眼镜道:“你不停我都要停, 我也想看啊!”

林墨、程杳、赵乾等人也都来了。

上次走长征路,赵乾实在是太小了。被用九岁这个门槛挡在了外头。

但排球比赛他还是可以一起看的。

其实秦柳和胡进之前也咬牙买了一台国产的、18英寸的彩电。花了小两千的样子。

比程澜买的日立的,4000多一台便宜了不少。

但林墨还是在楼下看。

程杳家去年也买了黑白电视机, 她也是留在这里看。

他俩说这里人多, 看着有气氛。

昕姐便也没回去, 留在了这里一起看。

她们家北京的房子之前就租出去了,租期一年, 240元。

因为只租一年,月租比别人低5元。

如今母女俩也算越来越有安全感了。只等明年七月去收回房子, 然后转学、搬家。

程昕说起都觉得跟做梦一样, 两三年的功夫, 她竟然能从村里到省城然后到首都。

这会儿比赛还没有开始,但是已经坐得满满当当的了。

程澜置办的板凳,最多的时候一边可以放120根。

现在240根凳子座无虚席,这是头一次!

她们自己人都只能是坐在柜台后面看。

程杳和林墨坐在柜台后高脚凳上帮忙卖汽水,生意很好。

一个负责收钱,一个负责开瓶,配合很是默契。

卖一瓶赚五分钱,看今天这架势一晚上都能赚三四块了。

朱航和赵穆等人在屋里、屋外检查有没有火灾隐患。

这样好的生意最怕的就是起火了。

虽然十几扇木门都敞开着,也怕到时候出现踩踏。

“开始了、开始了——”

屏幕里出现大阪体育场的排球赛场,录像厅里一下子就安静了。

电视里响起了宋世雄那让人熟悉的解说声。

今天的决赛在中国和东道主樱花国之间展开。

这场对决因为历史和现实种种原因,那是只许胜、不许败的。

程澜坐在柜台后面也看得聚精会神的。尤其是前面四场打成2:2平的时候。

第五场,所有人都紧张了!这是真正的决胜局。

但是,樱花国以15∶14领先拿下了赛点。

她们再进一个球,这一局我们就输了。

场上的华国观众疯狂的呐喊。

场外录像厅里的人也群情激动,甚至可以听到旁边一些人家的喊声。

程杳和林墨看得都站起来了。

还好,关键时刻郎平顶住了压力。先是平打得手夺回发球权,随后又把握住反击契机追成15平。

陈亚琼继续发球,周晓兰和孙晋芳连抓两个拦网,将比分定格在17∶15。

华国队赢了,3∶2险胜,以全胜的成绩首夺世界冠军。

这也是华国三大球在世界赛场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。

场上和电视机前的华国观众都一下子就沸腾了。

雄浑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中,五星红旗冉冉升起。

电视机内外的观众都跟着激动不已,很多人小声跟着唱起了国歌。

第二天,《人民日报》大鸣大放表彰女排精神。

时任全国妇联主席邓|颖超在《体育报》上发表了题为《各行各业都来学习女排精神》的文章。

此时,华国的经济建设刚刚重回正轨,处于百废待兴之时。

女排姑娘在赛场上所展现出的顽强斗志和团结协作,给予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以强大的精神力量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